肠菌移植联合抗PD-1治疗晚期黑色素瘤长期生存获益显著且安全性良好

2025-08-11

q1.jpg


最新发表在《癌症免疫治疗杂志》的MIMic临床试验显示,肠菌移植(FMT)联合抗PD-1治疗可显著改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长期生存结局。该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达52.8个月,创下该领域最长生存记录。


免疫检查点抑制剂(ICI,如抗PD-1疗法)虽已显著改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,但约半数患者存在原发性或获得性耐药。近年研究发现,肠道菌群失调可能通过影响免疫应答导致ICI耐药。菌群移植(FMT)作为一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干预手段,或可增强ICI疗效。


q2.jpg


对象:20例未接受过ICI治疗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。

方法:患者先口服健康供体的FMT胶囊(80-100克粪便等效量),7天后开始标准抗PD-1治疗(纳武利尤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)。

终点:主要评估安全性,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(ORR)、无进展生存期(PFS)和总生存期(OS)。


关键疗效指标


1.客观缓解率(ORR)


研究达到65%的客观缓解率(ORR),显著高于预期水平,其中4例患者实现完全缓解(CR),远高于历史对照(KEYNOTE-006试验

ORR32.9%)。提示FMT联合抗PD-1治疗具有优异的抗肿瘤活性。


q3.jpg



亚组分析


复发患者(R):PFS为52.8个月,FMT对复发患者具有更显著疗效。


FMT特异性毒性(FT):发生FT的患者mPFS为52.8个月,FMT相关毒性可能与疗效呈正相关。


ya1.jpg


核心研究结果


疗效显著提升:

安全性良好:FMT相关毒性均为1-2级(如轻度胃肠道反应),未增加免疫相关不良事件(irAEs)风险。8例出现FMT特异性毒性(FT)的

患者均达到临床缓解,且mPFS更长(52.8vs.15.9个月)。


微生物组分析:宏基因组分析显示,应答者肠道菌群中瘤胃球菌属、粪杆菌属等有益菌显著富集,肠梭菌属水平下降;长期生存者(LTS)

富含短链脂肪酸(SCFA)生成菌(如韦氏布劳氏菌、丁酸肠线菌)及相关代谢通路(如丁酸盐代谢、聚糖降解),而短期生存者(STS)

则富集氧化应激相关代谢通路及不良预后相关菌(如哈氏亨加特氏菌)。


机制探讨与结论


FMT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增强ICI疗效:

重塑肠道菌群:健康供体菌群定植后,增加微生物多样性,促进免疫细胞活化。

代谢调控:SCFA等代谢物增强抗肿瘤免疫(如调节T细胞功能)。

毒性预示疗效:FMT相关轻度胃肠道反应或为菌群成功定植的标志。


结果证实,口服健康供体FMT联合抗PD-1治疗在未经ICI治疗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中安全有效,可显著延长生存期、提高缓解率,且肠道菌群

特征与疗效密切相关。这一发现为通过肠道微生态调控突破免疫治疗耐药提供了重要依据,有望推动晚期黑色素瘤个体化治疗的发展。


这项突破性研究不仅为克服免疫治疗耐药提供了全新思路,更确立了肠道微生态调控在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重要地位。研究成果充分证实了

肠道菌群在重塑免疫治疗应答中的关键作用,为相关技术的临床转化开辟了广阔前景。在这一快速发展的领域,富玛特(FMT)凭借其创新技术

体系已成为行业引领者。
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