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ut子刊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孤独症

2025-04-30

发表在《Gut Microbes》期刊上一项题为“Mouse strain-specific responses along the gut-brain axis upon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rom children with autism”的研究,揭示了自闭症儿童菌群移植对肠道-大脑轴产生的特异性反应。研究证实了宿主遗传因素在肠脑轴调控中的核心作用,阐明了菌群移植干预效果在不同小鼠品系间的依赖性。

gut1.jpg

自闭症谱系障碍(ASD)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,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与自闭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。肠道微生物不仅参与代谢、免疫调节等生理过程,还可能通过肠道-大脑轴影响大脑功能和行为。因此,研究自闭症儿童的肠道微生物特征,并通过菌群移植(FMT)探索其对小鼠肠道-大脑轴的影响,有助于深入理解自闭症的发病机制,并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。


研究人员收集了来自自闭症儿童的粪便样本,并将其制备成粪便微生物群悬液。随后,将这些悬液移植到不同品系的无菌小鼠体内,同时设置对照组小鼠。对移植后的小鼠进行了多方面的检测,包括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分析(利用 16S rRNA 测序技术)、肠道屏障功能评估(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)、神经行为学测试(如社交互动测试、焦虑相关行为测试等)以及大脑中神经化学物质的测定(如神经递质水平检测)。



gut2.jpg


肠道微生物群方面:不同品系的小鼠在接受自闭症儿童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后,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,且

这种变化具有品系特异性。某些细菌类群在不同品系小鼠中的丰度差异明显。

g11.jpg

肠道屏障功能方面:部分小鼠品系的肠道屏障功能出现了异常改变,表现为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变化,不同品系之间的变化程度有所不同。

g12.jpg

神经行为学方面:在神经行为学测试中,不同品系小鼠对 FMT 的反应各异。同时,在焦虑相关行为上也观察到了品系特异性的差异。

g13.jpg

大脑神经化学物质方面:大脑中神经递质的水平在不同品系小鼠中因 FMT 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,这些改变可能与小鼠的行为变化存在关联。

研究结果显示:肠道微生物群在行为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。此外,肠道微生物群能够单独诱导自闭症行为的改变,并强调了在研究自闭症谱系

障碍(ASD)等多因素疾病时考虑肠道微生物群的重要性。
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